麻姓文化之北宋名门望族临淄麻氏

作者:仙指阁时间:2021-04-14 14:33:44

  解读百家姓麻姓。麻姓文化之北宋名门望族临淄麻氏。麻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八十三位,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14%左右。

麻姓文化之北宋名门望族临淄麻氏

  麻姓文化之临淄麻氏

  《临淄县志》载:“父温舒,子希孟皆状元。在宋之太平兴国端拱间,一时之登进士第者二十人,半为宰执,(”宰执“,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。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。)可谓盛矣”。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,在中国历史上,父子都是状元,且在“太平兴国至端拱”短短的15年间,其兄弟、侄孙就有20人考取进士,一半为“宰执”的家族是绝无仅有的。因此笔者带着一种好奇,对北宋时期的临淄麻氏进行了一下探讨,供同仁商榷。


  一、临淄麻氏家族的事功

  临淄麻氏,世居今临淄区皇城镇麻家缷村。据《渑水燕谈录》记载,五代时期,其家族的麻希孟担任青州录事参军。到了北宋端拱初(988年),宋太宗诏访天下长寿老人。当时早已告老还乡,已是九十余岁高龄的麻希孟被召至皇宫大殿,太宗钦赐他坐着交谈。麻希孟十分从容、详细的回答了太宗询问的一些民间情况,并且对关系人间利害问题,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,多数都被宋太宗采纳。又过了一天,太宗亲自到他的下榻,访问他有关养生的道理。麻希孟回答说:“臣无他术,惟少寡情欲,节声色,薄滋味,故得至此。”宋太宗还下诏,让他出任尚书工部郎中,赐给他金印和拴金印的紫带。因此,临淄麻氏家族的“堂号”为“金紫堂”就源于此。麻氏的宗祠通用对联:“上谷世泽;金紫家声。”就是说的宋朝时期的麻希孟,被宋太宗召天下高年,赐金紫,授尚书工部郎中的典故。


  麻希孟善训子孙,当时天下人称麻氏教子有法。他的儿子景,在太平兴国(976——983)间登进士甲科。孙子麻温其和麻温舒,在真宗大中祥符(1009年)中双登进士第。后麻温其出任开封府判官。天禧四年(1012年)坐事削职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九五)。麻温舒授大理评事、州通判。


  麻仲英也是麻希孟的后代。王辟之《渑水燕谈录》卷四记载,神童麻仲英幼有俊才,七岁能诗。他跟随在鄜州做官的父亲生活。当时被降职到鄜畴任职的翰林宋白方闻之仲英是神童,就将其召到家中,令其作诗。仲英坐在那里一会就赋诗十余首。宋白方听后赞口不绝,为鼓励其治学,特以浣溪笺、李廷圭墨和宣笔相馈,并赠诗曰:“宣毫歙墨川笺纸,寄与麻家小秀才。”仲英十七岁那年参加殿试,回来父母双亲去世,因“亲老不仕”,从此再没有考取功名进仕的愿望。先生一试不第,终身罢举,退居临淄辩士。因为他知识渊博,行义高洁,百姓、乡党无不佩服。就是遇到灾荒之年,强盗也不会到麻氏家里偷东西。邻里打官司,判官不能决断的,都愿意听听仲英的决断。就连驻守青州的朝廷命官富韩公、文潞公对其都相当尊重。后来仲英被朝廷诏以为国子四门助教,州学教授。东方学者争师之,卒年九十。麻氏宗祠通用对联:“功垂圣学;道重师尊。”上联典指金朝时期的易州人麻九畴,字知几,幼年时有“神童”之称,博学,通五经,尤其长于《易》和《春秋》。正大初年,特赐进士,官至应奉翰林正字。他对算数、卜筮、医学也有研究,文章精密,又能写诗。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临淄人麻仲英,七岁时能写诗,博学而品行高尚,很受乡人尊重,即使遇到荒年,盗贼也不到他家去。后来,应朝中征召任国子助教,不少学者都尊他为师。


  麻温其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很高的地位,属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着名诗人之一。《全唐诗》七百七十二卷中收入的《登岳阳楼记》就是麻温其的代表作之一:


  湖边景物属秋天,楼上风光似去年。


  仙侣缑生留福地,湘娥帝子寄哀弦。


  云门自统轩台外,木叶偏飞楚客前。


  极目江山何处是,一帆万里信归船。


  二、临淄麻氏家族的兴衰

  据司马光撰写的《涑水记闻。卷六》载,麻氏家族发迹于五代时期,麻希孟担任青州录事参军职务时,为当时主持此州军政的节度使(地方军政长官)刘铢的属员。刘铢是一个贪心的人,经常在管辖境内横徵暴敛,广收贿赂,并把这些财物交给麻希孟代为保管。后来刘铢被朝廷召去,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,麻希孟占有了这笔巨额财富,于是富甲一方。


  宋朝建立后,为了巩固政权,麻氏自然成为朝廷想要笼络的对象。端拱(998——999)年间,宋太宗便召见了麻希孟。这时候的麻氏,已经有良田数百顷,财富巨万。麻氏族人也拥有很大的权势,在青州境内,不但乡里官员对他们畏惧三分,乡里百姓更是敬畏麻家。此后,麻氏家族不断有人考中科举,在朝内外当官,更加强他们在青州的势力。宋真宗景德年间,宋辽之间处于战争的紧张局面,辽国的军队曾经入侵临淄,麻氏家族便率众千余人修筑麻家寨,购买武装器械,据堡自守,击退了辽兵,保护了乡亲,可见其势力之雄厚。等到宋辽和谈之后,麻氏家族便将大部分的武器交由政府,仅留一小部分用以保卫家园。


  麻氏的衰弱,源于族人间的内讧。宋真宗天禧年间,麻士瑶和他的侄子麻温裕为了家产分配的问题,产生了争执。麻士瑶最后诱杀了他的侄子,夺得家产。麻温裕的母亲为了替儿子申冤,一状告上了青州知州。当时的转运使姜遵也听说了这事儿,他为了自己的政绩,抬高自己的名声,令官府派人前往麻家搜查,查出许多兵器和玉图书小印。姜遵奏告朝廷说:“麻氏大富,纵横临淄,齐人慑服,私畜兵,刻玉宝,将图不轨。”建议将其定罪。最后宋真宗钦定麻士瑶的死罪,流放其子弟百余人,家僮五十人分属诸军。经此风波,麻氏于是逐渐衰败。


  三、有关麻氏史料中的几个错误

  我们在为准备撰写此文,查阅有关临淄麻氏的史料中,无意间发现了三个有关史料的错误,在此顺便指出,供大家参考:


  (1)《临淄县志》载乘州李焕章麻家河(麻家缷清朝叫麻家河)记:“过一小村落,麻家河也。自儿时屡经其地,迨余壬子(清康熙十一年)辑临淄县志,始知为麻学士故居。父温舒、子希孟,皆状元。”这个记载中的“父温舒、子希孟”有误。温舒为希孟的孙子,希孟为温舒的祖父。


  (2)《全唐诗》七百七十二卷中有《登岳阳楼记》(麻温其)篇。麻温其,临淄人,希梦孙,真宗大中祥符中进士(《渑水燕谈录》卷三)。官太子中允、直集贤院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八五、九二),开封府判官(《景文集》卷三一《尚书司封员外郎、直集贤院麻温其可开封府判官》)。天禧四年(一○二○)坐事削职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九五)。从这些史料可以知道,麻温其不是唐代诗人,是宋代真宗时期的诗人。


  (3)临淄溡源文化研究会编着的《中国科举制度与临淄科举人物》第六章“宋代时期的科举人物”中的麻希孟词条说:“希孟善训子,子景登进士,孙仲英相继登进士第。”史料记载的事实是“先生一试不第,终身罢举。”哪有“孙仲英相继登进士第”之说!


  参考史料:

  (1)《宋史》


  (2)《渑水燕谈录》


  (3)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


  (4)《涑水记闻》


  (5)《全唐诗》


  (6)《中国科举制度与临淄科举人物》

专题最新文章
楚熊王朝嫡祖鬻熊_祝融十二世孙

楚熊王朝嫡祖鬻熊_祝融十二世孙

解读百家姓熊姓。楚熊王朝嫡祖鬻熊,祝融十二世孙。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,为楚国国姓,楚国贵族姓氏。熊姓历史悠久,曾有72个望族,居百家姓第68位。熊姓文化之鬻熊季连,伏羲第86世裔孙,黄帝第八世裔孙,芈熊王朝的创立者。十有二年舜赐姓芈。季连带着中原文明进入楚丘(今河南滑县),建芈熊王朝...

2021-05-282137

徐姓的来源_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

徐姓的来源_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

解读百家姓徐姓。追溯徐姓的来源,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。徐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。至2010年,按人口排序,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,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1.43%。徐姓起源1、源于嬴姓,以国名为氏。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(嬴姓)。少昊重孙为伯益,佐大禹治水有功,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...

2021-05-282664

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 再也见不到了

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 再也见不到了

姓氏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正在使用的,但我们身边接触到的是较为常见的姓氏。复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都是两个字,可你是否知道还有三个字的复姓呢?那么,本期复姓名字看看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显示,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、三字姓4850个、四字姓2276个、五字姓541个、六字姓142个、七字姓3...

2021-05-282269

英国姓氏及含义 原来是这样的!

英国姓氏及含义 原来是这样的!

英国姓氏的改变略大,他们的姓氏是由小姓氏渐渐分离出许多不同姓氏的。华夏民族是第一个使用姓氏的,随着历史的演变许多国家也都开始了姓氏的使用。那么,本期姓氏文化看看英国姓氏及含义。英国人的姓氏早期居住在英国本土的人,一生下来就只取一个名,如:John(约翰)、Hilda(希尔达)。当时,人们群居共处,就地扎寨,因人稀寨小,...

2021-05-283002

猪菁女孩 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

猪菁女孩 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

傅菁,模特般的身材,冷艳俊美的五官,一股高冷女神范。舞蹈基础扎实,唱功引人注目。本期姓氏名人带你一起看看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。三才配置:【火火木】对基础运的影响:境遇稳固,能得部下之力,地位,财产均稳定妥当。(吉)对成功运的影响:受同伴排挤而有障碍,如地格为5或6时,虽有一时的成功也有可能变为凶兆。(平)对人际关系的影...

2021-05-282031

蒙古族贵族姓氏 高贵的姓氏非它们莫属

蒙古族贵族姓氏 高贵的姓氏非它们莫属

蒙古人的名字反映着蒙古名族的文化,传统以及生活的习俗、宗教方面的特点。现在的蒙古姓氏已经逐渐汉化了,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与汉人和外界交往。本期的中国姓氏就来追寻下蒙古族的贵族姓氏是汉姓中的哪个姓,感兴趣的你可以一起来看看。例如《元史》汉译时错误地将奇源部误译为奇渥温氏!误将成吉思汗的姓氏记为:“铁木真,姓奇渥温氏。”“奇渥...

2021-05-2828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