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姓氏大全解析苗族两大姓氏来源

作者:仙指阁时间:2021-04-12 10:49:21

  苗族在上古时代有“荆楚”、“荆蛮”、“南蛮”等的名字,被称为“长裙苗”、“短裙苗”、“红苗”、“白苗”、“青苗”、“花苗”,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,英文写作:MIAO或HMONG。本期的中国姓氏就一起来看看苗族这个名族的姓氏文化吧。

苗族姓氏大全解析苗族两大姓氏来源

  苗族有两种姓氏,一种是苗姓,一种是汉姓。苗姓是原本固有的;汉姓是后来输入的。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,只用汉字书写汉姓,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,而不知有苗姓。


  汉文献常载:苗族“有名无姓”、“婚姻不避同姓”。这虽不能说完全是无稽之谈,但并不符合苗族的实际情况。因为所谓“姓”,在苗族中既有广泛使用的汉字姓氏,即所谓“汉姓”,又有渊远流长的传统苗语姓氏,称“苗姓”。


  在未使用“汉姓”之前,苗族内部早有自己区分血缘宗亲和族系的“苗姓”。历代汉族文人及其他外族人,往往知其一而不知其二,只以汉族通行的汉字姓氏为准,从而产生错觉和误解。


  苗族的分布地域广袤,内部方言土语和支系繁多。各地、各方言区和各支系的苗族,都曾有自己世代相传的苗语姓氏,而且至今依然在内部流行。从历史情况看,苗族采用汉姓,是随着汉文化进入苗族地区,以及苗、汉民族之间接触和交往的增多而逐步实现的,而且各地区和各支系先后不一,时间有早有晚。在某些地区,由于较早接触汉文化,因而也就较早地采用了汉姓;在愈偏远、愈闭塞的地区,采用汉姓的时间则愈晚。苗族汉姓的由来大致可归入以下四种途径和方式:


  1、民间自己改用汉姓。这是苗、汉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自然出现的,早在唐宋以前即已开始。如据民间传说,东汉早期率领“五溪蛮”起义的相单程,他的亲族和后代在起义失败后都改为向姓,至今仍聚居于湖南沅陵县莲花池一带的向姓苗族均为其后裔。在唐代樊绰《蛮书》中记载的苗族杨、雷、向、田、冉等姓;《明实录》记载的,明初出现的“苗首”廖彪、罗哲、吴者泥、石各野等使用的廖、罗、吴、石、龙等姓氏,都应是在部分地区出族民间自发采用的汉姓。又如据记载,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,贵州都匀平浪司苗民起义被镇压之后,苗族的一些头领改用了汉姓,其中“阿四”取汉名叫“王聪”,采用了汉族的“王”姓。


  2、由原流行的苗姓或氏族头领和户主的名号按汉字译音而演化成的。这主要是在苗民编户入籍登造户口时采用的一种方式,即所谓“各照祖先造册”。如川黔滇次方言苗族中苗姓有“所古”(或“夸古”),汉字音译为“古”;还有苗姓“姆尤”汉字音译为“尤”。这应是现在云南一些苗族地区仍流行的苗族古、尤等汉字姓氏最初的由来。又如,据民间传说,贵州雷山—带姓白的苗族,本无汉字姓氏。其头人叫“绍白寡”,编户入籍时就按汉族姓氏改为“白绍寡”,“白”变成了姓,此后这支苗族都姓白。


  3、“官为立姓”。明初年,即有个别苗族酋领在归顺朝廷后,由朝廷和官府赐予汉字姓氏的。如募役长官司(治今关岭自治县西南),长官原叫阿辞,为“有名无姓”,归附明王朝后,授长官司职。传至阿更,朝廷赐姓礼,更名山,即姓礼名山,有了汉姓。在苗族地区“归流”和“开辟”后,官府在登户造册时更普遍地采用这种“赐”姓,即“官为立姓”的方式。但山于年代久远而又缺乏文献资料,如今很难作具体考证。


  4、山汉人带入苗区。汉人以各种不同的原因进入苗区定居,后逐步融合于苗族,苗族中就有了相应的姓氏。如贵州中部地区苗族,姓蔡、宋的不少,历史上称“蔡家苗”、“宋家苗”。据文献记载,他们本是春秋时期的蔡国遗民和宋国遗民,被放逐于黔地,“流为南夷”即演化为苗族,故苗中有蔡、宋等姓。又据上世纪30年代,凌纯声、芮逸夫和石启贵等人在湘西苗区实地考察,乾城(今吉首)、凤凰、永绥(今花址)等地出入有“吴、龙、廖、石、麻五姓”,他们称之为“纯苗”。由于一些“外姓人”(多原为汉人),“入赘于苗而习其俗”,即逐步融合于苗,因而“五姓”之外,在苗族中又有“杨、施、彭、张、洪诸姓”。由于近代以来,苗、汉之间通婚的现象日渐增多,其中汉族男子入赘苗家者其子女往往从父姓,苗族小的汉姓也就日益增多。据贵州福泉县凋查,其境内萱花乡的柳、陈、何、舒、陆、谢、汤七个姓,翁羊乡的兰、刘、罗、唐、廖五姓,均为苗、汉通婚和汉人入赘苗家后,新增加的汉姓。


  由于苗族有自己民族语言而民族文字失传,所有的苗姓均系口耳相传,没有文献记载,因此其最初形成的年代和得姓缘由,当代已无法一一加以考证查实。若依据现有材料作综合考察,各苗姓的历史由来大致可分为三大类:


  第一类,得姓于远古氏族部落和首领的名称。如湘西方言苗族中的“仡濮”一姓,很可能同先秦时代聚居于湘西和武陵五溪地区的古濮人有联系;而“仡驩”,则应得姓于被舜放逐于湘西“崇山”的驩兜,这支苗姓至今仍奉驩兜为自己的先祖。据考证,湘西苗族十二姓中,“仡徕”、“仡恺”、“仡轲”、“仡侨”等,均为原远古苗族首领和氏族部落名称,后发展为苗族姓氏。又据《苗族史诗溯河两迁》记载,苗族先们在“方”、“柳”、“恭”(“勾”)、“希”、“福”等祖公率领,西迁到黔东南地区,经杀牛祭祖后分散于剑河、台江、雷山等地定居下来,发展成各个不同的宗支和姓氏。至今仍流传的“寨方”、“寨柳”、“寨勾”等苗姓,显然就是得姓于相应的始迁祖公之名。


  第二类,源于图腾崇拜。苗族的某一支系以某种动植物为自己的保护神和图腾加以崇拜,后即以该动植物之名为姓氏。例如西部方言苗语称羊和山羊为“雌”,苗姓中的“蒙雌”,以及“卯蚩”、“姆赤”,应与羊有关系。这一姓氏和支系的苗族很可能长期以牧羊为主业,同羊结下不解之缘,故将羊作为图腾加以崇奉,后遂以羊(雌)为姓,称“蒙雌”或“卯蚩”、“姆赤”。又如,西部方言苗语叫“龙”为“绕”,苗姓“蒙绕”和“姆绕”、“卯让”,即源于对“龙”的崇拜。苗族这一支系和姓氏,历史上曾以“龙”(“绕”、“让”)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和图腾,后遂以“绕”(“让”)为姓。而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仍保留着“接龙”、“安龙”的传统,对“龙”十分崇敬。


  第三类,以祖居地之名为姓。如黔东南福泉等地苗族所流行的“喀编给”、“喀乾打”、”喀编打”、“喀香卡”、“喀往觉”等苗姓,其中“编给”、“乾打”、“编打”、“香卡”、“往觉”等,均为原祖居地的苗语地名,至今依然沿用,但又早已演化成苗族内部的宗支名和苗姓。

专题最新文章
楚熊王朝嫡祖鬻熊_祝融十二世孙

楚熊王朝嫡祖鬻熊_祝融十二世孙

解读百家姓熊姓。楚熊王朝嫡祖鬻熊,祝融十二世孙。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,为楚国国姓,楚国贵族姓氏。熊姓历史悠久,曾有72个望族,居百家姓第68位。熊姓文化之鬻熊季连,伏羲第86世裔孙,黄帝第八世裔孙,芈熊王朝的创立者。十有二年舜赐姓芈。季连带着中原文明进入楚丘(今河南滑县),建芈熊王朝...

2021-05-282137

徐姓的来源_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

徐姓的来源_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

解读百家姓徐姓。追溯徐姓的来源,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。徐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。至2010年,按人口排序,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,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1.43%。徐姓起源1、源于嬴姓,以国名为氏。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(嬴姓)。少昊重孙为伯益,佐大禹治水有功,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...

2021-05-282663

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 再也见不到了

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 再也见不到了

姓氏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正在使用的,但我们身边接触到的是较为常见的姓氏。复姓在人们心中的印象都是两个字,可你是否知道还有三个字的复姓呢?那么,本期复姓名字看看中国已消失三字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显示,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、三字姓4850个、四字姓2276个、五字姓541个、六字姓142个、七字姓3...

2021-05-282269

英国姓氏及含义 原来是这样的!

英国姓氏及含义 原来是这样的!

英国姓氏的改变略大,他们的姓氏是由小姓氏渐渐分离出许多不同姓氏的。华夏民族是第一个使用姓氏的,随着历史的演变许多国家也都开始了姓氏的使用。那么,本期姓氏文化看看英国姓氏及含义。英国人的姓氏早期居住在英国本土的人,一生下来就只取一个名,如:John(约翰)、Hilda(希尔达)。当时,人们群居共处,就地扎寨,因人稀寨小,...

2021-05-283002

猪菁女孩 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

猪菁女孩 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

傅菁,模特般的身材,冷艳俊美的五官,一股高冷女神范。舞蹈基础扎实,唱功引人注目。本期姓氏名人带你一起看看三才五格分析傅菁名字。三才配置:【火火木】对基础运的影响:境遇稳固,能得部下之力,地位,财产均稳定妥当。(吉)对成功运的影响:受同伴排挤而有障碍,如地格为5或6时,虽有一时的成功也有可能变为凶兆。(平)对人际关系的影...

2021-05-282031

蒙古族贵族姓氏 高贵的姓氏非它们莫属

蒙古族贵族姓氏 高贵的姓氏非它们莫属

蒙古人的名字反映着蒙古名族的文化,传统以及生活的习俗、宗教方面的特点。现在的蒙古姓氏已经逐渐汉化了,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与汉人和外界交往。本期的中国姓氏就来追寻下蒙古族的贵族姓氏是汉姓中的哪个姓,感兴趣的你可以一起来看看。例如《元史》汉译时错误地将奇源部误译为奇渥温氏!误将成吉思汗的姓氏记为:“铁木真,姓奇渥温氏。”“奇渥...

2021-05-282813